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2-16 16:19    点击数:30874 打印
字号:

       2022年5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建设全国首家国家碳计量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来,“中心”紧贴实际,精心筹划、瞄准问题、精准施策,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认真学习研究国内外前沿理论知识,深挖痛点堵点。为充分发挥先行军、先手棋的作用,面对巨大挑战,“中心”建设初期认真学习中央、地方和重点行业有关文件精神,系统梳理国内外双碳工作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并编制完成《“双碳”相关政策文件汇编》,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国内外最前沿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充分挖掘碳计量工作中的痛点、堵点和“卡脖子”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组织开展调研和合作共建工作,推进联合攻关。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市就具体合作事宜分别进行了接洽,各自制定清单,共同协商合作;以火力发电行业为重点,完成第一批6家试点企业现场调研及实验室改造升级设计方案;与内蒙古森工集团、远景集团等企业和国家计量院、上海交大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交流研讨,接洽技术合作和推广工作。 

       三是精心编制《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建设工作总体方案》,明晰思路重点。按照自治区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工作要求,在局领导精心指导下,在广泛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在坚持立足内蒙古、服务全国的总体目标上,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和内蒙古区情特点,按照急用先行、先易后难的顺序推进,形成围绕3条主线(碳排放、碳汇、碳交易),抓好8项重点(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中心实验室及其网络、碳排放因子监测、碳汇因子监测、政策制度体系、人才队伍、碳交易支撑、数据管理),分3步推进落实的总体布局。方案已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在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准备印发实施。 

       四是申请成立全国“双碳”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汇量分技术委员会,紧贴地域优势。内蒙古横跨“三北”,有草原13亿多亩、占全国的22%,森林近4亿亩、占全国的12%,湿地5700多万亩、占全国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碳汇资源丰富,拥有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土壤、荒漠绿洲等全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区,以及荒漠盐碱地、喀斯特岩溶区和黄土高原等无机碳汇功能区。内蒙古是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和碳汇项目储备区,还是少数已经进行了碳汇交易的省份,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行区。中心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先发优势,积极向国家申请成立全国“双碳”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汇量分技术委员会,致力于加快组织编制碳汇量相关的国家、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等,尽快填补碳汇计量技术规范缺口,完善国家计量技术体系。 

       下一步,“中心”将依据总体方案思路,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逐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碳排放核算、碳因子监测和碳汇计量等重点工作,确保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建设按照既定目标推进。